“取消双休”的谣言,为什么我们都差点信了?
上个礼拜,我的手机都快被这事儿刷爆了。
各种群里都在传:“‘五天工作制’要完蛋?” “以后机关单位要恢复‘大小周’了?” 好家伙,说得有鼻子有眼的,截图、分析文章到处飞。
说实话,我看到这消息的时候,心里也“咯噔”一下。第一反应不是“这肯定是假的”,而是“完了,这一天终于要来了?”
你看,这就是最有意思的地方。
后来人社部官方很快出来辟谣,义正词严地说这是“不实信息”,是有人“恶意渲染”。
行,官方盖了章,这事儿是假的。但问题是,为什么这么一个假得离谱的谣言,能让这么多体制内的兄弟姐妹,包括我,都觉得它“八九不离十”呢?
这事儿比谣言本身,更值得咱们聊聊。
这谣言是假的,但咱们的焦虑是真的啊!
讲真的,这谣言之所以能炸开锅,不是因为它编得多高明,而是因为它太精准了,一针就扎在了咱们这些“体制人”心里最敏感、最脆弱的那块肉上。
你想想:
一线的基层兄弟们,什么“双休”?对他们来说早就名存实亡了。“白加黑、五加二”根本不是段子,是活生生的日常。所以他们看到这消息,估计都气笑了,心想:“装都不装了,准备摊牌了是吧?”
中间的领导们,压力一天比一天大,任务一个接一个往下砸。他们可能早就觉得,周末加班这事儿,还不如用个制度把它“合法化”,省得天天找理由。
还有大量的编外、合同工朋友们,本来就是“姥姥不疼、舅舅不爱”,工作弹性全看运气。对他们来说,这消息就像是本来就不多的那点盼头,又被浇了一盆冷水。
所以你看,当这谣言出来的时候,大家的第一反应根本不是去辨别真假,而是内心深处有个声音在说:“太可能了,这事儿听着就像我们单位能干出来的。”
官方的辟谣,就像消防队,把明火给扑灭了。
但那被水浇过的、还在滋滋冒烟的焦虑情绪,谁来管?辟谣告诉你房子没烧着,但没告诉你为什么屋子里总是烟雾缭绕。 这才是问题的根儿。
双休是“权利”,不是“福利”,但这界线早就模糊了
咱们得搞清楚一件事:双休,不是领导开恩赏给你的“福利”,是《劳动法》《公务员法》白纸黑字写得明明白白的“法定权利”。
可现实呢?这条法律底线,早就被各种“现实需要”冲得七零八落了。
一有啥“重要节点”“专项行动”,一张A4纸下来,“本周无休”就成了理所当然。
为了抓项目、搞经济,周末连轴转更是家常便饭,美其名曰“服务精神”。
绩效考核里还有个软刀子,叫“工作配合度”。你不主动加班,就是“态度不端正”“觉悟不够高”。
慢慢地,咱们都形成一种默契了:能不能休周末,不看法条,看风向;不听法律的,听领导的。 当权利变成一种需要看人脸色的东西时,它其实就已经被架空了。
我的心里话:这不是“狼来了”,是“狼”已经在门口转悠了
这种“狼来了”的故事,早就不是第一次了。
前几年传要搞“隔周单休”,后来又传“试点单双周轮休”,每次都是一通疯传,然后官方出来辟谣。
为啥这种消息总有人信、总有人传?
说句掏心窝子的话,因为在咱们心里,已经默认了未来的大趋势就是这样。 咱们都感觉,工作节奏只会越来越紧,任务只会越来越重,待遇可能还要降。所以任何一个听起来“更卷”的消息,都感觉不像是谣言,更像是“内部消息”或者“未来预告”。
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——当一个谣言,听起来比你正在经历的现实还要“真实”和“合逻辑”时,说明现实本身,可能已经荒诞到一定程度了。
今天,官方的辟谣给了我们一颗暂时的定心丸。
但夜深人静的时候,你摸着良心问问自己:你心底里那个“万一下次是真的呢?”的念头,是不是还在悄悄地往外冒?
科元网-2024配资查询网站官网-最好的股票配资导航网-上海配资之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